第819页
-
置顶纳米膜复合面料和纳米纤维复合面料助力智能堆肥发酵技术系统
纳米膜智能堆肥发酵技术系统可根据项目县的总粪污量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规划粪污处理中心,分散式布置,集中处理,进行共享利用,减少运输成本,解决环保臭味问题。 中文名:纳米膜智能堆肥技术特 点:防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无臭味溢出等技术特点纳米膜智能堆肥不需要建设厂房、搭棚,只需进行场地硬化,可兼容当前主流的槽式和条垛式堆肥已有基建,设备使用寿命长达8-10年;环保无臭。纳米膜是高分子选择性透气膜,具有防水、透湿、杀菌、除臭等功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无臭味溢出,不用搭载臭气收集及处理设备;...
-
短季棉套种栽培应注意哪些主要技术环
我国麦套短季棉的发展得益于短季棉育种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90年代曾成为棉麦两熟的主要方式之一。 近年来,随着各地种植制度的调整,麦套夏棉的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少,但仍是黄河流域棉区重要的种植方式。种植麦套夏棉,要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基础条件。要求土壤条件有机质含量0.9%以上,耕作层深度20厘米以上,质地疏松。棉花生育期保证浇上播种水、保苗水、麦收后发棵搭架水。播种至吐絮大于15℃积温不能少于3500℃。大致生育进程,出苗期5月20~25日,现蕾期6月15~25日,开花期7月15~25日,吐絮期9月20~3...
-
棉花大蒜套种应注意哪些主要技术环
棉花与大蒜套种是山东率先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成功的棉花套作形式。一般亩产皮棉75~90千克,大蒜亩产蒜头1000千克(蒜薹、蒜头并重的苍山蒜)~1200千克(以产蒜头为主的金乡蒜)。 (1)基础条件。有水浇条件,灌水周期短,灌水沟渠配套,能够随时进行灌溉;排水渠道.通,速度快;壤土、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中等及中等以上土壤肥力。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9%以上,全氮含量0.06%以上,速效磷15毫克/千克以上,速效钾120毫克/千克以上。 (2)产量结构。棉花每亩2500~3500株。大蒜:蒜薹、蒜头并重的每亩3.5万...
-
新疆:五团沙河镇积极开展第二代棉田病虫害防治工作
近日,新疆五团沙河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积极行动,组织技术人员与连队“两委”、植保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抓紧开展第二代棉铃虫查治工作。 据悉,根据师五团虫情测报站诱虫灯的诱蛾情况显示,近期处于二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为做好当前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粮棉丰收,五团沙河镇多措并举,时间组织人力、机力对棉铃虫进行了全面防治,确保把...
-
棉花洋葱套种应注意哪些主要技术环
棉花与洋葱套作,一般情况下亩产皮棉80千克左右,亩产洋葱3000~3500千克,收益主要受洋葱市场价格波动大的影响。 (1)基础条件:水浇条件好,灌水周期短,灌水沟渠配套,能够随时进行灌溉,排水渠道.通。壤土或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中等及中等以上土壤肥力。 (2)产量结构:棉花2500~3500株/亩。洋葱每亩1.2万~1.5万株。棉花单株果枝13~15个,单株成铃18~25个,亩成铃6.5万个左右。洋葱单头重250~300克。 (3)生育进程:洋葱9月上中旬育苗,11月上旬定植,翌年5月底至6月上旬收获。直播棉...
-
棉花西瓜套种应注意哪些主要技术环
棉花与西瓜套种是高肥水地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收益的重要栽培途径。主要有以下技术环节。 (1)品种选择:为缩短棉花与西瓜的共生期,西瓜应选用早熟或中早熟的品种,主要有郑杂9号、京欣1号、苏蜜1号、金钟冠龙等。棉花应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好选用抗虫杂交棉品种,如鲁棉研15号、GK25、GK26、GK29、中棉所29号等。 (2)整地施肥:秋末冬初时节深耕土地,来年春复耕整3 平,冬耕时重施底肥,每亩底施粗肥4~5米 ,磷酸二铵25千克,碳酸氢铵25千克,硫酸钾20千克。春季按种植模式挖50~60厘米宽...
-
江苏省的碳纤维产业到底有多强?
7月底,江苏省科技厅批复同意依托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江苏省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无独有偶。一款全碳纤维复合材料国产轻型飞机ZA800近期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首飞,恒神股份是ZA800所用碳纤维材料的唯一供应商。 恒神股份为卓尔宇航集团自主研发的国产轻型飞机ZA800提供碳纤维及复合...
-
棉花马铃薯套种应注意哪些主要技术环
马铃薯与棉花套种也是山东省棉田套种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两种作物的市场比较稳定,所以收益也比较稳定。 (1)基础条件:砂壤或壤质土,地力中等偏上,地势平坦,排灌便利,遇旱5~7天能浇一次水。 (2)种植模式:主要有“二二”式和“二一”式两种。 “二二”式,即2行棉花,2行马铃薯,160厘米一带,马铃薯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100厘米宽行内种2行棉花,棉花小行距50厘米,薯棉间距25厘米,棉花密度3000~3500株/亩。此种方式既增加了马铃薯的密度,提高了产量,又解决了马铃薯长秧结薯需水多与棉花苗期中耕增温少浇...
-
“纺织+”学科集群校企产学研对接会在鲁泰集团成功举办
为扎实推进“纺织+”学科集群建设,青岛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全程组织、指导、协调相关学科,织服装学院主动联系对接企业,推动“纺织+”学科集群校企产学研对接,共同参与和承担起纺织+学科集群建设任务。8月9日,姜辉主任亲自带领14名专家教授,赴鲁泰集团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鲁泰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刘子斌;副总裁、全球营销部总...
-
从2022中国面料之星评审会看行业创新之道
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面料的创新设计,无疑对服装内涵的表达、时尚理念的彰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对科技含量、时尚风格、绿色环保的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处于时尚源头、产业链前端的面料,其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成为了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衡量标尺。 8月10日,2022“科技创星·布凡时尚”...
-
纺织科技创新仍处“三跑并存”,这四点建议值得关注!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推动产业链和校企合作融通创新……纺织行业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暨产业用纺织品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致力于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的交流平台。 8月10日,“纺织行业创新平台技术交流会暨产业用纺织品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